李白的"赐金放还"是怎么回事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09 08:11:40
很想知道赐的"金"是到底什么东西,

1.戏说的原因:

由于李白借给皇帝写诗之机,让杨国忠研磨、高力士脱靴。杨、高二人怀恨在心,经常在唐玄宗面前诋毁他。更有高力士借李白给杨贵妃写的诗:“可怜飞燕倚新妆。”是暗喻杨贵妃会有赵飞燕一样被打入冷宫的结果,进行挑拨,使得杨贵妃怨李白深入骨髓,在唐玄宗那里不依不饶,致使唐玄宗下决心“赐金放还”李白。

2.考证的原因:

事实上,促使李白离去的原因,与高力士无关。历史上对高力士的评价,决不是戏剧和小说里描述的那样。真正的高力士是个作为行事端慎的人,一直好评如潮。他自称:“供扫酒之余,遂蒙侍从之顾,扶戴明皇,逼畏艰难,大固不敢不密,小亦不敢不诚,事必记心,言无漏口,日慎一日,将二十年。”故有的史书称他“性和谨少过,善观时俯仰,不敢骄横,故天子终亲任之,士大夫亦不疾恶也”。

李白是一个骄傲的人,无论如何也不会安于翰林待诏这个位置,安于待从文人这样一个角色。他想成为名副其实的宰辅之臣,施展自己的才华,让玄宗刮目相看。而翰林待诏这样的职位是无法实现的,偏偏玄宗皇帝心里,只是把李白当作一个舞文弄墨的诗人供奉而已,这正是李白的难言之隐。

与此同时,李白放浪形骸的行为又被翰林学士张坦所诽谤,李白内心很纠结。朝政的腐败、同僚的诋毁,使李白不胜感慨。他写了一首《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》:“晨趋紫禁中,夕待金门诏。观书散遗帙,探古穷至妙。片言苟会心,掩卷忽而笑。青蝇易相点,《白雪》难同调。本是疏散人,屡贻褊促诮。云天属清朗,林壑忆游眺。或时清风来,闲倚栏下啸。严光桐庐溪,谢客临海峤。功成谢人间,从此一投钓。”

在天宝三年(公元744年),玄宗顺水推舟准许他的请求“赐金放还”。

李白的"赐金放还"是怎么回事 李白赐金放还是什么? 李白Q版的图片 关于"李白斗酒诗百篇"的问题 李白的诗 \"何必金与钱\"的前一句 Q版的"Q"是什么意思? 李白的诗中有"月"的诗句 盛氯气的集气瓶应正放还是倒放? 李白的三首"行路难" "秋"打头的古诗有哪些(李白)?